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检察风采 > 正文
检察风采

【七一专辑】学党史 忆初心——临洮检察干警向您推荐党史书籍(四)

时间:2023-07-10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根据《临洮县人民检察院庆“七一”系列活动方案》安排,临洮县检察院开展“学党史  忆初心”主题读书活动,我们在此开设《党史书籍推荐》专栏,通过“讲述红色故事、诵读红色经典、书香沐初心”等形式,引导全体干警牢记初心、振奋精神,担当使命、砥砺作为,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第四期由第一检察部干警杨志青为大家分享黄亚洲的作品《红船》。

党史书籍推荐(四)

“她将赶去她家乡联系一条漂亮的船,而那条船的窄小的船舱将催生出某个政党的政治局”

——《红船》

书籍分享

阅读书目:《红船》  作者:黄亚洲


简介: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嘉兴南湖的“红船”之上,中国革命的航船从这里扬帆起航。2005年,习近平主席首倡“红船精神”,他认为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作为第一部以长篇小说形式再现中国共产党诞生历程的大型文学作品,《红船》是对这一精神深情而有力的阐释。《红船》着眼于大事,落笔于伟人,全景式描绘了1919年到1928年这10年春秋的中国革命史,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和劈波斩浪的艰难与辉煌。黄亚洲以真实历史事件为依托,用透彻的领悟与妙笔塑造了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百余位个性鲜明、命运迥异的历史人物,写他们在那个特定历史时期和革命洪流中的思索与进取、沉浮与抉择,重点描写了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过程、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中山舰事件、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事件的前因后果,是一部既具有文献价值,又富有思想内涵的长篇佳作。


感悟:


《红船》全景再现了1919年到1928年十年间,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发展到壮大的历史进程,深刻展现了其披荆斩棘的艰难与辉煌,由弱小逐渐走向成熟的发展脉络。作者黄亚洲以五四运动到井冈山会师期间的真实历史事件为依托,塑造了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孙中山、周恩来等迥异却又相似的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发展与壮大的历史进程。


作者对于每个人物的描写是全面的,并非一味赞扬或是一味批判,正是如此,使得这些历史人物更加真实和亲切。


以往对于陈独秀先生的了解仅仅是《新青年》杂志的创办者,全然不知其在革命洪流中的挣扎与坚定,不了解其儿女情长和七情六欲。陈独秀先生在当时就像是舵手,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革命的方向,站在世界潮流前列的他一开始并不能接受“共产主义”,但他最终仍旧选择“共产主义”,因为他明白这是对于时下的中国最正确的选择。这样一个人物,却是极为严苛的父亲,对于两个儿子的教育是近乎残酷的,却也是包含期许的。


毛泽东从了解“共产主义”到信仰“共产主义”也是经过一步步探索而并非一蹴而就。少年的毛泽东无疑是对先进思想充满渴望的,他带领革命的同时也积极主动地向陈独秀等人请教,了解马克思主义,更了解中国,这也许就是毛主席伟大的所在之处。


1919年至1928年的十年是一段风云激荡、波澜壮阔的难忘岁月。这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先驱者们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展示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至坚至高的精神。书中也鲜明的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先驱者们对于国家的贡献。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铸就伟大的人民。“红船精神”成就了伟大的党,成就了伟大的国家,成就了伟大的人民。“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的集中体现,党的创建者们在建党实践中所展现的首创、奋斗和奉献精神,而在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革命精神中,也无不贯穿着这种精神。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史告诉我们,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红船精神”都将永不过时。现今,红船精神仍然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迈向小康、实现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也是各行各业转型改革的指路明灯。


时光悠悠,岁月走远,时至今日,“红船精神”依然历久弥新。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对于中国共产党和我们来说,都需要时时回望党诞生的最初历史,身为青年的我更应该践行“红船精神”:敢为人先、开天辟地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关闭

智能悬浮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