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队伍建设 > 正文
队伍建设

【七一专辑】学党史 忆初心——临洮检察干警向您推荐党史书籍(一)

时间:2023-07-04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根据《临洮县人民检察院庆“七一”系列活动方案》安排,临洮县检察院开展“学党史  忆初心”主题读书活动,我们在此开设《七一专辑》,通过“讲述红色故事、诵读红色经典、书香沐初心”等形式,引导全体干警牢记初心、振奋精神,担当使命、砥砺作为,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第一期由我院干警杨旭艳为大家分享《西南联大行思录》。


“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已经做好了为这个民族坚守文化与教育阵地的一切准备和牺牲。”

-《西南联大行思录》


读《西南联大行思录》有感


电影《无问西东》有一个片段,学生在教室上课时突然下起了暴雨,老师拿起粉笔写了四个字:静坐听雨。电影中的教授原型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坐在窗边不起眼的一个男生是日后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而这所学校,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成立于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由清华、北大和南开联合组成。它办学条件简陋,3000多名学生里却培养出了2位诺贝尔奖得主,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171位两院院士,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今天我所推荐的便是一本关于西南联大的书籍《西南联大行思录》。此书是作者张曼菱十余年来浸润于西南联大的成果,她走访海峡两岸的西南联大老校友,通过亲身接触、交谈,用文学化的语言进行了纪实性的描述,讲述了战火下的联大岁月。


读这本书,你不仅会震惊于当时恶劣的环境,更会为当时师生们的爱国、救国壮举而感动。昔日北平生活优渥的高校教授,从象牙塔走进了时代的烽火,坚定地继续着为民族积蓄实力、“百年树人”的深远使命。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使命有着清醒的认识,无论是弃学参军奔赴一线保家卫国的青年学子,还是留在后方用心教书、发奋读书救国的师生。他们不畏枪林弹雨,不惧条件艰苦,凭着一身风骨,守护国家文脉。“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之学”,那种浩然之气,那种铮铮铁骨,令人热泪盈眶。就像作者所说:“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已经做好了为这个民族坚守文化与教育阵地的一切准备和牺牲。”如果人生就是选择,那么处于抗日战争中的西南联大师生们的人生,毫无疑问地与民族的选择交叠在一起。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提到西南联大的老照片时说:“西南联大,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气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之间。”西南联大代表了一种生命力,一种不屈的精神,一种坚韧的灵魂。


在西南联大师生的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五四精神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宏观塑造:学贯中西与家国天下的中华传统完美统一。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传承下,才延续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脉,才保护了中华民族人才链没有中断。他们是我们的骄傲,而他们的精神将永远在历史的星空里闪耀,给后人一种人文精神的滋养,一种爱国精神的震撼。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西南联大旧址时高屋建瓴地指出了西南联大精神的实质,就是与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的爱国主义,指出了教育的本质是为培养服务国家和民族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名检察干警,我们要深入学习西南联大精神,坚守初心使命,立足岗位,学史力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关闭

智能悬浮区